新闻资讯

大洗牌!中国机场10强城市又变了

作者:杭州抓龙筋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3-29 10:10     浏览次数 :

[返回]

  作为全球化时代的超级流量入口,有无机场、机场多少、吞吐量几何,一直都是决定城市综合交通能级的重要指标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250多座运输机场中,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人次的不到40个,而超过2000万人次的仅有20多个。

  以单机场来看,广州白云机场超过上海浦东机场、北京国际机场、香港国际机场,蝉联全国第一大机场之位。

  不难看出,十强机场主要分布于四大城市群,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和成渝,这也是我国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的四极。

  在二线城市机场争夺中,昆明长水机场力压一众强省会,跻身前十,而武汉天河机场、郑州新郑机场则落到了15名开外,合肥新桥机场、南昌江北机场、福州长乐机场更是落到了30名之外。

  究其原因,国内航空市场恢复速度远远快于国际,而京沪港三大机场都是国际航线的集聚地,广州则是国内国际并重,能拿下第一并非偶然。

  可以看到,杭州萧山机场、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、三亚凤凰机场、哈尔滨太平机场、兰州中川机场等地的客流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。

  不仅如此,成都天府+双流两大机场合计客流量首次突破7000万人次,远超2019年同期,成为客流争夺战的最大赢家。

  根据凯风《中国城市大变局》一书分析,我国共有20多个地市拥有两个或以上机场,但多数位于西部,地广人稀然机场出行有了性价比,但由于人口有限,机场能级普遍较低。

  四川的阿坝州拥有阿坝宏源、九寨黄龙机场2座机场,云南的普洱市也有思茅机场、澜沧机场2座机场,而新疆的巴州更坐拥库尔勒机场、若羌楼兰机场、且末玉都机场等3座机场。

  严格来看广州龙筋会所,真正意义上的双机场,一般都要求在4E、4F级,且作为枢纽机场而存在,航空旅客吞吐量至少要达到千万级以上,作为城市综合性国际交通枢纽的一部分而存在。

  2023年,成都天府+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突破7000万人次,成为继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广州之后的又一个“航空7000万俱乐部”成员。

  不过,随着国际航班持续恢复,再加上机场扩容建设、双机场规划正在持续推进,未来第三城之位仍有再次易主的可能性。

  目前,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,T3航站楼项目主体结构主楼区域全面封顶,预计2025年开通,届时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。2亿人次。

  同时,“双机场”争夺战仍未到终局。日前,作为广州第二机场的珠三角枢纽(广州新)机场开启招标,规划航空客流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。

  武汉、郑州都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,一个是九省通衢,一个是九州腹地,均为米字型高铁枢纽的领跑者,也是大国立体交通难以绕开的存在。

  然而,在机场旅客吞吐量上,武汉天河机场、郑州新郑机场双双跌出十名之外,不仅被同在中部的长沙赶超,而且远远不及昆明等普通地市。

  800公里范围之内,高铁的通达性优于机场;600公里之内,高铁有着碾压性优势;1200公里之上,民航优势凸显。

  地处中部枢纽,武汉、郑州与全国主要城市的距离都在1000公里左右,高铁3小时可抵达的城市分别多达49个、56个,霸榜全国前二,而到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高铁通达时间仅为3-5小时。

  显然,承东启西、连南接北的地缘优势,带动四通八达、纵横交错的高铁网络的形成,对民航形成了显著的分流效应,航空旅客吞吐量自然不及一些普通区域中心城市。

  与之对比,成都广州抓龙调理、重庆、昆明地处大西南腹地,与东部和中部主要城市的距离都在1000公里以上,高铁通达性显然不及航空。

  更关键的是,成渝兼具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的双重身份,且是我国四大交通极轴中的一轴,其辐射范围遍及整个西部地区。

  昆明,虽然不是国家中心城市,却是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,辐射范围或许不及成渝,但在与东南亚和南亚的连通性方面,却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。

  目前,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通航城市190多个,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接近50个,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全覆盖。

  日前发布的中越联合声明提出,双方将推动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,研究推进越南老街-河内-海防标准轨铁路建设,适时开展同登-河内、芒街-下龙-海防标准轨铁路研究。

  这正是大名鼎鼎的泛亚铁路东线,为中越之间的通道,以昆明、南宁为起点,直抵越南首都河内和第二大城市海防,这在《突然转向!“泛亚铁路”呼之欲出》一文有详细论述。

  而泛亚铁路,分别东广州抓龙筋工作、中广州抓龙筋调理、西三线,三线共同的交汇点是昆明。可见,昆明既是泛亚铁路共同的起点,也是我国面向东南亚最大的门户枢纽所在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广州、重庆、南京、济南、青岛、郑州、昆明等1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“双机场”的设想,而上海更是开启了第三机场的建设之路。

 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,目前又规划了第三机场,最终选址在一江之隔的江苏省南通市,堪称长三角一体化的写照。

  与上海类似,广州第二机场,也未放在广州市区之内,而是选在了都市圈范围内的佛山高明区,以珠三角枢纽(广州新)机场作为命名。

  重庆是我国地域最大的直辖市,双机场乃至未来的三机场都会落在市域之内。去年3月,璧山正兴场址作为重庆市新机场的推荐场址获批,“十四五”期间有望开工。

  与之对比,更多城市的“双机场”仍旧停留在规划之中,是否需要开建、能否最终开建,仍旧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。

  事实上,除了上海、广州等城市既有机场空间趋于饱和之外,有了建设第二机场乃至第三机场的现实迫切性,大多数城市都没有再建新机场的必要性。

  比如青岛胶东国际机场,还是一个新机场,刚在2021年从流亭机场转场而来,机场远期规划目标为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,目前还不到一半,空间仍旧巨大。

  再比如昆明长水国际机场,扩建之后可以支持1。2亿人次的吞吐量,目前只有4000多万人次的吞吐量,空间远未饱和。广州泰爱spa工作室


X

微信号: 微信:fbi201818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